Tuesday, September 30, 2008
風月無情人暗換,舊遊如夢空腸斷
少年不知愁滋味,愛上重樓,愛上重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辛棄疾〈醜奴兒〉
許多老師都說病中最宜讀宋詞,以我的體魄,橫看豎看都不會有人說是壯健之人,但不知是否真的命中註定一生無災,那所謂「小病是福」的福是從未「享受」過。既然連數天臥病在床也未試過,病中讀宋詞也自然是從未有過的經歷。由是對宋詞的興趣便小,少年時主要是零零碎碎地讀一點唐人七絕,於公元二千年忽然重拾對宋詞的興趣,恐怕真是為了人到中年而心中多了一點病態。愁滋味真是欲說還休。
《神鵰俠侶》以歐陽修的兩首〈蝶戀花〉作引子,第一首是:
越女採蓮秋水畔,窄袖輕羅,暗露雙金釧。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絲爭亂。
雞尺溪頭風浪晚,霧重煙輕,不見來時伴。隱隱歌聲歸棹遠,離愁引著江南岸。
越女是指春秋時越國的美女,最美的當然是西施,郭靖的七師父韓小瑩外號「越女劍」,金庸又有一短篇小說名《越女劍》。《莊子.秋水》:「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李秋水是逍遙派三巨頭之一,鄧百川卻是慕容家青雲莊莊主。金釧卻教人想起《紅樓夢》裡面賈家投井自殺的丫頭。
詞意倒也清楚明白,越女採蓮摘花,賭物思人,芳心便紊亂如絲。同伴為風浪煙霧所阻,同去而各歸,只聽聞隱約歌聲,唯有帶著離愁別緒登岸。
然而這樣的短暫離愁實在稀鬆平常之至,既聞歌聲,則思念的遊伴定必安然無恙,不必牽腸掛肚。所以這首〈蝶戀花〉無非是「為賦新詞強說愁」。
向來不知這「雞尺溪頭」究竟是甚麼東西,查證之後,才知這首詞金庸也曾動過手術,另一個版本是:
越女採蓮秋水畔,窄袖輕羅,暗露雙金釧。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絲爭亂。
鸂鶒灘頭風浪晚,霧重煙輕,不見來時伴。隱隱歌聲歸棹遠,離愁引著江兩岸。
「鸂鶒」似鴛鴦而略大,因毛色多紫,故又名紫鴛鴦。這鸂鶒灘在洛陽,不合移作案發現場的嘉興南湖,便大筆一揮,將「鸂鶒灘」改為「雞尺溪」,「江兩岸」改為「江南岸」。
原先好好的一對紫鴛鴦於風浪煙霧中失散,分隔兩岸,難怪要愁。
第二首〈蝶戀花〉只引了最後兩句:
……一陣風吹來,隱隱送來兩句:「風月無情人暗換,舊遊如夢空腸斷……」歌聲甫歇,便是一陣格格嬌笑。那道姑一聲長嘆,提起左手,瞧著染滿了鮮血的手掌,喃喃自語:「那又有甚麼好笑?小妮子只是瞎唱,渾不解詞中相思之苦、惆悵之意。」
在那道姑身後十餘丈處,一個青袍長鬚的老者也是一直悄立不動,只有當「風月無情人暗換,舊遊如夢空腸斷」那兩句傳到之時,發出一聲極輕極輕的嘆息。
道姑是赤練仙子李莫愁,老者是東邪黃藥師。一眾泛舟湖上的小妮子不知愁滋味,既無相思之苦、惆悵之意,唱完之後當然還可以有心情格格嬌笑了。故此宋詞當真宜在病中讀,有病呻吟,方可多一點愁思。
全詞是:
畫閣歸來春又晚,燕子雙飛,柳軟桃花淺,細雨滿天風滿院,愁眉斂盡無人見。
獨倚闌干心緒亂,芳草芊綿,尚憶江南岸,風月無情人暗換,舊遊如夢空腸斷。
南唐後主詞有「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之句。
真的,別時容易見時難!
那相思之苦、惆悵之意,不就在於「見時難」嗎?
然而道姑與老者所識的愁滋味又大不相同,所以李莫愁是「一聲長嘆」,顯示心中仍有憤憤不平之意;黃藥師卻只「一聲極輕極輕的嘆息」,充滿無奈,真是「欲說還休」,當中有沒有一絲一毫的慚愧懊惱在呢?不單止難見,根本就是不能再見!這才是真正的愁。
風月泛指清風明月,暗喻男女間的情愛,風月當然無情,有情的只是風中月下的癡人。「人非草木,誰屬無情?」蘇軾〈前赤壁賦〉云: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
有情人心中既有所思念,風聲入耳、月色在目,都化成那個惹愁的根源。
李莫愁的愁是「人暗換」。「愛人結婚了,新娘不是我」,把心一橫去大鬧禮堂,但是她又不能如趙敏濠州攪局一舉成功,徒然丟盡了臉面。陸展元對她並無山盟海誓,發乎情,止乎禮,兩無拖欠,李莫愁未免出師無名。
黃藥師的愁是利慾熏心,為了巧取豪奪那天下第一的名頭,害死了自己一生最愛的妻子,咎由自取,與人無尤,怪得了誰?只有一時怪罪於周伯通炫耀《九陰真經》,但是這樣的遯詞連自己也騙不過。「奇謀妙計夢一場」,原本好好的燕子雙飛,結果去如春夢,腸斷,腸斷。那一聲嘆息能不極輕極輕?
無話可說!只好欲說還休。二十多年之後初遇小外孫女郭襄,勾起那一份教人欲說還休的愁,只能說聲:「真像,真像!」那是顧左右而言他的「卻道天涼好個秋」了!
左右逢源 - “韦小宝”
平常所说的人性,民族性,阶级性,好人,坏人,等等,都是极笼统的说法。一个家庭中的兄弟姐妹,秉受同样遗传,在同样的环境中成长,即使在小之时,性格已有极大分别。这是许多人共同的经验。
我个人的看法,小说主要是写人物,写感情,故事与环境只是表现人物与感情的手段,感情较有共同性,欢乐,悲哀,愤怒,惆怅,爱恋,憎恨等等,虽然强度,深度,层次,转换,千变万化,但中外古今,大致上是差不多的。
人的性格却每个人都不同,这就是所谓个性。
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泊与祝英台,贾宝玉与林黛玉,他们深挚与热烈的爱情区别并不大,然而罗密欧,梁山泊,贾宝玉三个人之间,朱丽叶,祝英台,林黛玉三个人之间,性格上的差异简直千言万语也说不完。
西洋戏剧的研究者分析,戏剧与小说的情节,基本上只有36种。也可以说,人生的戏剧很难越得出这36种变型。然而过去已有千千万万种戏剧和小说写了出来,今后仍会有千千万万的戏剧上演,有千千万万种小说发表。人们并不会因情节 的重复而感到厌倦。
因为戏剧和小说中人物并不相同。当然,作者表现的方式和手法也各不相同。作者的风格,是作者个性的一部分。
二小说反映作者的个性与想象。有些作者以写自己的经验为主,包括对旁人的观察;有些以写自己的想像为主,但也终有一些直接与间接的经验。武侠小说主要依赖想象,其中的人情世故,性格感情却总与经验与观察有关。
诗人与音乐家中有很多神童,他们主要抒写自己的感情,不一定需要经历与观察。小说家与画家通常是年纪比较大的人。当然,像屈原,杜甫那样感情深厚,内容丰富的诗篇,神童是决计写不出的。
小说家的第一部作品,通常与他自己有关,或者,写的是他最熟悉的事物。到了后期,生活的经历复杂了,小说的内容也会复杂起来。
我的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写的是我小时候在故乡听熟了的传说--乾隆皇帝是汉人的儿子。陈家洛这样的性格,知识分子中很多。杭州与海宁是我的故乡。《鹿鼎记》是我到目前为止的最后一部小说,所写的生活是我完全不熟悉的,妓院,皇宫,朝廷,荒岛,人物也是我完全不熟悉的,韦小宝这样的小流氓,我一生之中从来没有遇到过半个。扬州我从来没有到过。我一定是将观察到,体验到的许许多多的人的性格,融在韦小宝身上了。
他性格的主要特征是适应环境,讲义气。
三中国的自然条件并不好。耕地缺乏而人口极多。埃及,印度,希腊,罗马等等古代伟大的民族消失了。中国人在极艰苦的生存竞争中挣扎下来,至今仍保持着充分活力,而且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当然是有重大原因的。从生物学和人类学的理论来看,大概主要是由于我们最善于适应环境。
最善于适应环境的人,不一定是道德最高尚的人。遗憾的很,高尚的人在生存,在竞争中往往是失败的。
中国历史上充满高尚者被卑鄙者杀害的记载,这使人读来很不愉快。然而事实是这样,尽管,写历史的人早已将胜利者尽可能写得不怎么卑鄙。历史并不像人们希望的那样,是好人得到最后胜利。
宋高宗与秦桧杀了岳飞,而不是岳飞杀了秦桧。有些大人物很了不起,但他们取得胜利的手法却不怎么高尚。例如唐太宗杀了哥哥,弟弟而取得帝位,虽然,他的哥哥,弟弟不见得比他更高尚。
其它国家的历史其实也差不多。英国,俄国,法国等等不用说了。在美国,印地安人的道德不知比美国白人高多少。
从国家民族的立场来说,凡是有利于本国民族的,都是道德高尚的事。但人类一致公认的公义和是非毕竟还是有的。
值得安慰的是,人类在进步,政治斗争的手段越来越文明,卑鄙的程度总体来说是在减小。大众传播媒介在发挥集体的道德制裁作用。从历史的观点来看,今日的人类远比过去高尚,比较不那么残忍,不那么不择手段。
四道德是文明的产物,野蛮人之间没有道德。
韦小宝自小在妓院中长大,妓院是最不讲道德的地方;后来他进了皇宫,皇宫以是最不证明道德的地方。在教养上,他是一个文明社会中的野蛮人。为了求生存和取得胜利,对于他是没有什么不可做的,偷抢拐骗,吹牛拍马,什么都干。做这些坏事,做来心安理得之至。吃人部落中的蛮人,决不会以为吃人肉有什么不该。
韦小宝不识字,孔子与孟子所教导的道德,他从来没有听见过。然而孔孟的思想影响了整个中国社会,或者,孔子与孟子是归纳与提炼了中国人思想中美好的部分,有系统的说了出来。韦小宝生活在中国人的社会中,即使是市井和皇宫中的野蛮人,他也要交朋友,自然而然会接受中国社会中所公认的道德。尤其是,他加入天地会后,接受了中国江湖人物的道德观念。不过这些道德规范与士大夫,读书人所信奉的那一套不同。
士大夫懂的道德很多,做的很少。江湖人物信奉的道德极少,但只要信替,通常不敢违反。江湖唯一重视的道德是义气,“义气”两字,从春秋战国以来,任何在社会上做事的人没有一个敢勿视。
中国社会中另一项普遍受重视的是情,人情的情。
五注重“人情”和“义气”是中国传统社会特点,尤其是在民间与下层社会中。
统治者讲究“原则”。“忠”是服从和爱戴统治者的原则;“孝”是确定家长权威的原则。“礼”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原则;“法”是执行统治者所定规律的原则。对于统治阶层,忠孝礼法的原则神圣不可侵犯。皇帝是国家的化身,“忠君”与“爱国”之间可以划上等号。
“孝”本来是敬爱父母的天性,但统治者过分重视提倡,使之成为固定社会秩序的权威象征,在自然之爱上,附加了许多僵硬的规条。“孝道”与“礼法”结合,变成敬畏多于爱慕。在中国的传统文学作品中,描写母爱的甚多而写父爱的极少。称自己父亲为“家严”,称母亲为“家慈”,甚至正式称呼中,也确定父严母慈是应有的品格,似乎直到朱自清写出《背影》,我们才有一篇描述父爱的动人作品。“忠孝”两字并称之后,“孝”的德行被统治者过分强调,被剥夺了其中若干可亲的成分。汉朝以“孝”与“廉”两种德行选拔人才,直到清末,举人仍被称为“孝廉”。
在民间的观念中,“无法无天”可以忍受,甚至于,“无法无天”,是蔑视权威与规律,往往有一些英雄好汉的含义。但“无情无义”绝对没有,被摒绝于社会之外。
甚至于,“无赖无耻”的人也有朋友,只要他讲义气。
“法”是政治规律,“天”是自然规律,“无法无天”是不遵守是不遵守政治规律与自然规律;“无赖无耻”是不遵守社会规律。
但在中国社会中,“情义”是最重要的社会规律,“无情无义”的人是最大的坏人。
传统的中国人不太重视原则,而十分重视情义。
六重视情义当然是好事。
中华民族所以历数千年而不断壮大,在生存竞争中始终保持活力,给外族压倒之后一次又一次的站起来,或许与我们重视情义有重大关系。
古今中外的哲人中,孔子是最反对教条,最重视实际的。所谓“圣之时者也”就是善于适应环境,不拘泥教条的圣人。孔子是充分体现中国人性格的伟大人物。孔子哲学的根本思想是“仁”,那是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好好对待别人,由此而求得一切大小团体(家庭,乡里,邦里)中的和谐与与团结,“人情”是“仁”的一部分。孟子哲学的根本思想是“义”。那是一切行动以“合理”为目标,合理是对得住自己,也对得住别人。对得住自己午容易,要旨于不能对不起别人,尤其不能对不起朋友。
所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父母和朋友是人生道路上的两大支柱。所以“朋友”与“君臣,父子,兄弟,夫妇”的关系并列,是“五伦”之一,是五大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西方社会,波斯,印度社会并没有将朋友的关系提到这样高折地位,他们更重视的是宗教,神与人之间的关系。
一个人群和谐团结,互相讲爱,在环境发生变化时能采取合理的方式来与之适应。这样的一个人群,在与别的人群斗争之时,自然无往不利,历久而常胜。
古代无数勇武强悍,组织紧密,纪律森严,刻苦奋发的民族所以一个个在历史上消失,从此影踪不见,主要是他们的社会缺乏弹性。在社会教条或宗教教条下僵化了。没有弹性的社会,变成了僵尸的社会。再凶猛剽悍的僵尸,终究会倒下去的。
七中国的古典小说基本上是反教条反权威的。
《红楼梦》反对科举功名,反对父母之命的婚姻,颂扬自由恋爱,是对当时正统思想的叛逆。《水浒》中的英雄杀人放火,打家劫舍,虽然最后招安,但整部书写的是杀官造反,反抗朝廷。《西游记》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孙悟空大闹天宫,反抗玉皇大帝。《三国演义》写的是历史故事,然而基本主题是“义气”而不是“正统 ”。
《封神榜》作为小说并不重要,但对民间的思想风俗影响极大,写的是武王伐纣,“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也”,最精彩部分是写哪吒反抗父亲的权威。《金瓶梅》描写人性中的丑恶(孙述宇先生精辟的分析指出,主要是刻画人性的基本贪,嗔,痴三毒),与“人之初,性本善”的正统思想相反。《三侠五义》中最精彩的人物是朝廷时期白玉堂,而不是为官府服务的御猫展昭。
武侠小说基本上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
武侠小说所以受到中国读者的普遍欢迎,原因之一是,其中根本的道德,是中国大众所普遍同意的。武侠小说又称侠义小说。“侠”是对不公道的事激烈反抗,尤其是指为了平反旁人所受的不公道而努力。西方人重视争取自己的权力,这并不是中国人意义中的“侠”。“义”是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往往具有牺牲自己的含义。“武”则是以暴力来反抗不正义的暴力。中国人向平喜欢小说中重视义气的人物。在正史上,关羽的品格,才能与诸葛亮相差极远,然而在民间,关羽是到处受人膜拜的“正神”,“大帝”,诸葛亮中是智慧的象征,中国人认为,义气比智慧重要得多。《水浒》中武松,李逵,鲁智深等人既粗暴,又残忍,破坏一切规范,那不要紧,他们讲义气,所以是英雄。许多评论家常常表示不明白,宋江不文不武,猥琐小吏,为什么众家英雄敬之服之,推之为领袖。
其实理由很简单,宋江讲义气。
“义气”在中国人道德观念中非常重要。不忠于皇帝朝廷,造反起义,那是可以的,因为中国人的反叛性很强。打僧谤佛,咒道骂尼,那是可以的,因为中国人不太重视宗教。偷窥,抢劫,谋杀,通奸,残暴等等罪行,中国民间对之憎厌的程度,一般不及外国社会中之强烈。但不孝父母绝对不可以,出卖朋友也绝对不可以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孝道”对繁衍种族,维持社会秩序有重要作用;“义气”对忠诚团结,进行生存竞争有重大作用。“人情”对消除内部矛盾,缓和内部冲突有重要作用。
同样是描写帮会的小说,西洋小说中的《教父》,《天使的愤怒》等等中,黑手党的领袖,可以毫无顾忌的残杀自己同党兄弟,这在中国的小说中决计不会出现,因为中国人讲义气,绝对不能接受。法国小说家雨果《悲惨世界》中那个只重法律而不顾人情的警察,中国人也绝对不能接受。
士大夫也并非不重视义气。《左传》,《战国策》,《史记》等史书中记载了不少朋友之间重义气的史实,予以歌颂赞美。
西汉吕后当政时,诸吕想篡夺刘氏的权位,陈平与周勃谋平诸吕之乱。那时吕禄掌握兵权,他的好朋友郦寄骗他出游而解除兵权,终于尽诛诸吕。诛灭诸吕是天下人心大快的事,犹如今日的扑灭“四人帮”,但当时大多数人竟然责备郦寄出卖朋友(《汉书》:“天灭郦寄为卖友。”)这种责备显然并不公平,将朋友交情放在 “政治大义”之上。不过“朋友决不可出卖”的观念,在中国人心中确是根深蒂固,牢不可拔。
至于为了父母而违犯国法,传统上更认为天经地义。儒家有一个有名的论题:舜的父亲如果犯了重罪,大法官皋陶依法行事,要处以极刑,身居帝位的舜怎么办?标准答案是:舜应当弃了帝位,背负父亲逃走。
“大义灭亲”这句话只是说说好听的。向来极重视亲情人情的中国人很少真的照做。倒是“法律不外乎人情”,“情理法律兼顾”的话说更加振振有词。说是“兼顾”,实质是重情不重法。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情”总比“法”重要。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虽得人称道,但如他不挥泪,评价就大大不同了,重点似乎是在“挥泪”而不在“斩”。
八一个民族的自下而上与兴旺,真正基本毕竟在于生产。中华民族所以历久常存,基础建立在极大多数人民勤劳节俭,能自己生产足够的生活资料。一个民族不可能依靠掠夺别人的生产成果而长期保持生存,更不可能由此而伟大。许多掠夺性的民族所以在历史上昙花一现,生产能力不强是根本原因。
民族的生存竞争道德是在自己能养活自己,其次才是抵御外来的侵犯。
生产是长期性的,没有什么戏剧意味的事,虽然是自下而上的基本,却不适宜于作为小说的题材,尤其不能作武侠小说的题材。
少数人无法无天不要紧,但如整个社会都无法无天,一切规范律则全部破坏,这个社会决不可能长期存在。然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情景不适宜作为小说的题材。正如男婚女嫁,养儿育女的正常家庭生活不适宜作为小说的题材。(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小说的第一句话是:“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他写的是不幸的家庭。)但如全世界的男人都如罗密欧,全世界的女人都如林黛玉,人类就绝种了。
小说中所写的,通常是特异的、不正常的事件与人物。武侠小说尤其是这样。
武侠小说中的人物,决不是故意与中国传统道德唱反调。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出于侧隐之心;除暴安良,锄奸诛恶,是出于公义之心;气节凛然,有所不为,是出于羞恶之心;挺身赴难以德报怨,是出于是非之心。武侠小说中的道德观,通常是反正统,而不是反传统。
正统是只有统治者才重视的观念,不一定与人民大众的传统观念相符。韩非指责“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指责儒家号召仁爱与人情,搞乱了严峻的统治,侠者以暴力为手段,侵犯了当局的镇压手段。
古典小说的传统,也即是武侠小说所接受的传统,主要是民间的,常常与官府处于对立地位。
九武侠小说的背景都是古代社会。
拳脚刀剑在机关枪、手枪之前毫无用处,这固然是主要原因。
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现代社会的利益,是要求法律与秩序,而不是破坏法律与秩序。
武侠小说中英雄的各种行动--个人以暴力来执行“法律正义”,杀死官吏,组织非法帮会,劫狱,绑架,抢劫等等,在现代是反社会的,不符合人民大众的利益。这等于是恐怖分子的活动,极少有人会予同情,除非是心智不正常的人。因为现代正常的国家中,人民与政府是一体,至少理论上是如此,事实上当然不一定。
古代社会中侠盗罗宾汉、梁山泊好汉的行径对人民大众有利,施之于现代社会中却对人民大众不利。除非是为了反抗外族侵略者的占领,或者是反对极端暴虐、不人道、与大多数人民为敌的专制统治者。
幸好,人们阅读武侠小说,只是精神上有一种“维护正义”的感情,从来没有哪一个天真的读者去模仿小说中英雄的具体行动。
说读了武侠小说的孩子会入山拜师练武,这种廉洁或事迹,也几十年没听见了。大概,现代的孩子们都聪明了,知道就算练成了武功,也敌不过一支手枪,也不必这样的辛苦的到深山中去拜师了。
十我没有企图在《鹿鼎记》中描写中国人的一切性格,非但没有这样的才能,事实上也决不可能。只是在韦小宝身上,重点的突出了他善于适应环境与讲义气两个特点。
这两个特点,一般外国人没有这们显著。
关于适应环境,在生存竞上是优点,在道德上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恶的。就韦小宝而言,他大多数行动决不能值得赞扬,不过,在清初那样的社会中,这种行动对他很有利。
如果换了一个不同环境,假如说是在现代的瑞士、芬兰、瑞典、挪威这些国家,法律相当公正严明,社会的制裁力量很强,投机取巧的结果通常是很糟糕,规规矩矩远比为非作歹有利,韦小宝那样的人移民过去,相信他为了适应环境,会选择规规矩矩的生活。虽然,很难想象韦小宝居然会规规矩矩。
在某一个社会中,如果贪污、作弊、行骗、犯法的结果比洁身自爱更有利,应当改造的是这个社会和制度。小说中如果描写这样的故事,谴责的也主要是社会与制度。就像《官场现形记》等等小说一样。
十一中国人的重视人情与义气,使我们生活中凭添不少温暖。在艰难和贫穷的环境中,如果在家再互相敌视,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充满了冷酷与憎恨,这样的生活很难过得下去。
在物质条件丰裕的城市可以不讲人情、不讲义气,生活当然无聊乏味,然而还得活下去。在贫乏的农业社会中,人情是必要的。
在风波险恶的江湖上,义气是至高无上的道德要求。
然而人情与义气讲到了不顾原则,许多恶习气相应而生。中国政治的一直不能上轨道,与中国人太讲人情义气有直接关系。拉关系、组山头、裙带风、不重才能而重亲谊故乡、走后门、不讲公德、枉法舞弊、隐瞒亲友的过失,合理的人情义气固然要讲,不合理的损害公益的人情义气也讲。结果是一团乌烟瘴气,“韦小宝作风 ”笼罩了整个社会。
对于中国的处境,“韦小宝作风”还是少一点为妙。
然而像西方社会中那样,连父母与成年子女之间也没有多大人情好讲,一切公事公办,丝毫不能通融,只有法律,没有人情;只讲原则,不顾义气,是不是又太冷酷了一点呢?韦小宝如果变成了铁面无私的包龙图,又有什么好玩呢。
小说的任务并不是为任何问题提供答案,只是叙述在那样的社会中,有那样的人物,你们怎样行动,怎样思想,怎样悲哀与欢喜。
以上是我在想韦小宝这小家伙时的一些拉杂感想。
坦白说,在我写作《鹿鼎记》时,完全没有想到这些。在最初写作的几个月中,甚至韦小宝是什么性格也没有定型,他是慢慢、慢慢地自己成长的。
在我的经验中,每部小说的主要人物在初写时都只是一个简单的、模糊的影子,故事渐渐开展,人物也渐渐明朗起来。
我事先一点也没有想到,要在《鹿鼎记》中着力刻画韦小宝关于(不择手段地)适应环境和注重义气这两个特点,不知怎样,这两种主要性格在这个小流氓身上显现出来了。
朋友们喜欢谈韦小宝。在台北一次座谈会中,本意是讨论“金庸小说”,结果四分之三的时间都用来辩论韦小宝的性格。不少读者问到我的意见,于是我自己也来想想,试图分析一下。
这里的分析半点也没有“权威性”,因为这是事后的感想,与写作时的计划与心情全然无关。我写小说,除了布局、史实的研究和描写之外,主要是纯感情性的,与理智的分析没有多大的关系。
因为我从来不想在哪一部小说中,故意表现怎么样一个主题。如果读者觉得其中有什么主题,那是不知不觉间自然形成的。相信读者自己所作的结论,互相间也不太相同。
从《书剑恩仇录》到《鹿鼎记》,这十几部小说中,我感到关切的只是人物与感情。韦小宝并不是感情深切的人。《鹿鼎记》并不是一部重感情的书。其中所写的比较特殊的感情,是康熙与韦小宝之间君臣的情谊,既有矛盾冲突、又有情谊友爱的复杂感情。这在别的小说中似乎没有人写过。
韦小宝的身上有许多中国人普遍的优点和缺点,但韦小宝当然并不是中国人的典型。民族性是一种广泛的观念,而韦小宝是独特的、具有个性的一个人。刘备、关羽、诸葛亮、曹操、阿Q、 林黛玉等等身上都有中国人的某些特性,但都不能说是中国人的典型。
中国人的性格太复杂了,一万部小说也写不完的。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他们都不是人,但他们身上也有中国人的某些特征,因为写这些“妖精”的人是中国人。
这些意见,本来简单的写在《鹿鼎记》的后记中,但后来觉得作者不该多谈自己的作品,这徒然妨碍读者自己的判断的乐趣,所以写好后又删掉了。何况作者对于自己所创造的人物,总有偏爱。
“癞痢头儿子自家好”,不可能有比较理性的分析。事实上,我写《鹿鼎记》写了五分之一,便已把韦小宝这小家伙当作了好朋友,多所纵容,颇加袒护,中国人重情不重理的坏习气发作了。因编者索稿,而写好了的文字又不大舍得抛弃,于是略加增益,以供谈助。
匆匆成篇,想得并不周到。

金庸谈笔下的美女
以下是谈话内容。
萧:我是您的忠实读者,虽然没有像学者那样去分析讨论,不过我觉得您的小说对我影响很大,尤其是其中对女人描写,非常细腻。
金:谢谢,不过我到美国开会时,却有人觉得我不懂女人。
萧:怎么会?我觉得像《天龙八部》当中,萧峰偷听段正淳和马夫人说话,描写马夫人的声音“腻中带涩,软洋洋的,说不尽的婉转缠绵,令人神为之夺,魂为之销。”我都把它背下来,如果我说话有她一半的功力就好了!
金:美女在你面前说话,令人“神为之夺,魂为之销”的可能性比较大,像这样在隔壁听到就这么厉害,可见马夫人是真的美极了。
萧:除了声音,还有在外貌方面的形容,像郭靖第一次看到黄蓉穿女装的描写:“肌肤胜雪,绝色容光,不可逼视。”您觉得美人都是漂亮到令人不可直视吗?
金:这是因为郭靖一直住在沙漠,蒙古小姐大概不太美,不像江南的美女,所以月光之下第一次看见黄蓉就惊呆了,他是因所见不多,才有这种感觉。
萧:您书中对女性角色的形容,赵敏是着墨最多的一个,像“艳丽不可方物”,我一直在想,只有夕阳才会给我艳丽不可方物的感觉,您这么写赵敏,真令我羡慕。
金:赵敏是我比较喜欢的角色,因为她的个性比较复杂,不像有的女孩个性很简单,像双儿就是。
萧:书中还有很多小细节,像赵敏在酒店见张无忌,在小杯子上留下胭脂令张无忌痴痴难忘。我也试过很多次在喝东西时留下口红印,却没有一个人注意我!我从此就愤而喝完就把它擦掉。您是如何注意到这些细节的?
金:是想像的,如果对这个女人没感觉,她做什么都还是没感觉呀!有感觉,什么细节都会注意到了。
记:(报刊记者,下同)《倚天屠龙记》中,殷素素死时对张无忌说“漂亮女人说的话不可相信”,倪匡评说金庸留下了一个谜团。您为什么说漂亮女人说的话不可信?您被美人骗过吗?
金:她是教训儿子,因为她死前想到男女之间的问题,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但她已经没时间教儿子了,就用很简单的一个原则让儿子记住。
萧:您可不可以用一句话形容我?
金:我将来如果写爱情小说,就把你当作主角写进去,而且会空前绝后的美。
记:您笔下有很多聪明漂亮的女孩子,但很多人对她们没多少好感,认为她们不适合做老婆,您觉得呢?
金:做情人、老婆的都要聪明比较好。(记者插问:听说您欣赏黄蓉,却不敢娶黄蓉?)如果世界上有黄蓉,愿意嫁给我,我当然要娶了,这样人生会丰富很多。
记:您写的爱情故事都在古代,比较含蓄,现在社会步调快,您书中的爱情还存在吗?
金:其实中国古代的爱情发展步调很快,因为男女见面很难,一见面马上就要表示、要行动,一错过,下次可能没有见面的机会了。现在反而可以常见面,步调反而慢了。
金:段正淳这种人你可以接受吗?
萧:段正淳在当下说爱你时,是全心全意的;但之前和之后就不知道了,所以每个女友都愿意为他而死呀!
金:其实跟一个人交往,感受很深刻,也不一定要天长地久,虽说爱情重恩义,但闪电式的爱情也有很惊心动魂的,两三天也可抵20年。
萧:您喜欢惊心动魄还是细水长流的爱情呢?
金:有惊心动魄也很好。
萧:您小说中很多咬人的情节,像蛛儿咬张无忌、赵敏咬张无忌、小康咬段正淳。嘴巴是很亲密的器官,为什么要用来咬人呢?您被女人咬过吗? 金:暂时没有!其实咬人是感情强烈的表现,是不自觉的。
记:您如何面对自己的文字作品被改编成的影视?
金:文字改编成的影视很难,因为看小说,自己的脑中会创造过程,化作一角色,和他发生化学作用;但是,化成影视,惊心魂魄的感受就没了。
记:所以您觉得不论谁来演,影视永远都赶不上文字?
金:很难,其实演员的问题不大,但整个故事情节都改掉就很不好。我很喜欢的作品,就像我的儿子女儿,今天我有事出门,把他托人照顾,结果却被打了,你说痛不痛心?作品被加东加西、东改西改,感觉就像儿子被打。
萧:我觉得不只是痛心,我看到这些影片觉得好像它们只是一幕幕动作而已,对我没有任何意义。看到这些影片,才更觉得您作品的伟大。所谓“武戏文唱”,武侠小说很重要的是动作,您把它写得好、招式也好,而这是很难拍出来的吧!
金:写小说时,会把感情放进去,这很难拍出来。我现在看到《天龙八部》阿朱死的那段还会哭呢!别人自己创造一个故事,我当然更不高兴。
(此文原载于《南方日报》)
Monday, September 29, 2008
仪琳的善良
善良、純真或許就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兩樣東西吧?女孩只要被賦予了這兩樣東西,男生應該都難以抗拒吧?櫻想。金書中,溫柔純真的女生不少,但是真正打骨子裡 都是這個樣,自始自終都未曾改變過的,或許就不多了。在此櫻要提出的人物,她不特出,不是大家長長談論到的女子,但卻是〝善良與純真〞融合而成的女子,甚 至超越的俗世。
儀琳他不是主角,或許容易被遺忘,但他的善良、純真卻讓他在哪都發出令人溫暖的光亮。從出場開始,儀琳就散發著特有的氣息。余滄海逼迫儀琳發誓之時,金庸是這麼寫道的
【儀琳道:「我對師父決計不敢撒謊。」跟著向外跪倒,雙手合十,垂眉說道:「弟子儀琳,像師父與眾位師伯叔稟告,絕不敢有半句不盡不實的言語。觀世音菩薩神通廣大,垂憐鑒察」
眾人聽他說的誠懇,又是一副楚楚可憐的麼樣,都對她心生好感。一個黑鬚書生一值在旁静聽,此時差口說道:「小師父既這般立誓,自是誰也信的過的。」定逸 說:「牛鼻子聽見了嗎?聞先生都這般說,還有什麼假?」他之這鬚生姓聞,人人都叫他聞先生,叫什麼名字,他卻不知,只知他是陜南人,一對判官筆出神入化, 是點穴打穴的高手。
眾人目光都設像儀琳臉上,但見他秀色照人,恰似明珠美玉,純淨無瑕,連余滄海也想:「看來小尼姑不會說謊。」花廳上寂靜無聲,只候儀琳開手說話。】
是善良的氣息,讓他這樣的讓人相信。再儀琳與定逸之間的對話,可明顯看出儀琳的純真。他連什麼是粗話,什麼該說什麼,應該隱瞞都他不懂,他也不會刻意的去隱瞞。
令狐沖與他初識,令狐沖為了救他不顧性命,扣除不知不覺滋長的愛苗,儀琳對他的關心、擔心,急切之情不落於其他書中的女角。為了找尋〝令狐沖的屍體〞他不惜小小破戒跟曲非烟進入羣玉院。縱是基於〝道義〞二字,儀琳的精神也呈現他的善良。
在一個橋段中也可看出儀琳的純真,就是偷西瓜一段。
【儀琳見他臉色不快,不敢再說,依言向左首尋去。走出二里有余,果見數畝瓜田,累累的生滿了西瓜,樹巔蟬聲鳴響,四下里卻一個人影也無,尋思:“令狐大 哥要吃西瓜。可是這西瓜是有主之物,我怎可隨便偷人家的?”快步又走出里許,站到一個高崗之上,四下眺望,始終不見有人,連農舍茅屋也不見一間,只得又退 了回來,站在瓜田之中,踟躕半晌,伸手待去摘瓜,又縮了回來,想起師父諄諄告誡的戒律,決不可偷盜他人之物,欲待退去,腦海中又出現了令狐沖唇乾舌燥的臉 容,咬一咬牙,雙手合十,暗暗祝禱:“菩薩垂鑒, 弟子非敢有意偷盜,實因令狐大哥…令狐大哥要吃西瓜。” 轉念一想,又覺“令狐大哥要吃西瓜”這八個字,並不是甚麼了不起的理由,心下焦急,眼淚已然奪眶而出,雙手捧住一個西瓜,向上一提,瓜蒂便即斷了,心 道:“人家救你性命,你便為他墮入地獄,永受輪回之苦,卻又如何?一人作事一身當,是我儀琳犯了戒律,這與令狐大哥無干。”捧起西瓜,回到令狐沖身邊。】 偷一顆西瓜,他便在那在那兒猶豫半天,實在可愛。但心中交戰是假不了的,儀琳對於佛祖之尊崇由於天神(佛不就是神?)要他破戒實難,但只因為令狐沖〝口 乾〞,儀琳猶猶豫豫還是偷了西瓜。可知他為令狐沖的付出,著實不小呢。
當岳不羣傳書武林正教,沒有人願與令狐沖扯上關係,而儀琳依然爲令狐沖辯白,相信他是好人,不被其他人動搖。
【當即矮身鑽入了道旁灌木叢中,繞到那山坡之側,弓腰疾行,來到一株大樹之后,只聽得一個女子聲音說道:“師伯,令狐師兄行俠仗義…”只聽得這半句話, 腦海中便映出一張俏麗清秀的臉蛋來,胸口微微一熱,知道說話之人是恆山派的小尼姑儀琳。他得知這些人是恆山派而不是華山派,大為失望,心神一激動間,儀琳 下面兩句話便沒聽見。
只聽先前那尖銳而蒼老的聲音怒道:“你小小年紀,卻恁地固執?難道華山派掌門岳先生的來信是假的?岳先生傳書天下,將令狐沖逐出了門牆,說他與魔教中人勾結,還能冤枉他么?令狐沖以前救過你,他多半要憑著這一點點小恩小惠,向咱們暗算下手…”
儀琳道:“師伯,那可不是小恩小惠,令狐師兄不顧自己 性命…”那蒼老的聲音喝道:“你還叫他令狐師兄?這人多半是個工于心計的惡賊,裝模作樣,騙你們小孩子家。江湖上人心鬼蜮,甚么狡猾伎倆都有。你們年輕人 沒見識,便容易上當。”儀琳道:“師伯的吩咐,弟子怎敢不聽?不過…不過…令狐師…”底下個“兄”字終于沒說出口,硬生生的給忍住了。那老人問道:“不過 怎樣?”儀琳似乎甚為害怕,不敢再說。】
儀琳生性溫柔,對人從不咄咄逼人,不像岳靈珊一樣不饒人、不念舊情。看下方引文便知儀琳為令狐沖辯駁時是那麼的堅定。金庸那〝儀琳突然感到一陣驕傲〞真是寫的極妙。完全將儀琳對愛人奉獻、犧牲的堅毅心智都寫出來了。這是儀琳不羈絆於〝戒律〞的堅定。
【儀琳在旁聽著二人對答之言,心中十分激動,這時再也忍不住,說道:“岳姑娘,令狐大哥對你好得很。他心中對你實在是真心誠意,你為甚麼這樣凶的罵 他?”岳靈珊冷笑道: “他對我好不好,你是出家人,又怎麼知道了?”儀琳突然感到一陣驕傲,只覺得令狐沖受人冤枉誣蔑,自己縱然百死,也要為他辯白,至於佛門中的清規戒律,日 後師父如何責備,一時全都置之腦後,當即朗聲說道:“是令狐大哥親口跟我說的。”岳靈珊道:“哼,他連這種事也對你說。他…他就想對我好,這才出手加害林 師弟。”】
儀琳就像是透明的冰晶。沒有任何污染,就這麼乾淨的存在於混亂的世界中。雖然世界污濁,他依然是那麼的純真,那麼的善良的 存在著。猶如出於泥而不染的蓮花一般,乾淨單純。喀絲麗雖也善良、純真,但到了皇宮中他有了機警聰明的一面。小龍女雖也是如此,但他冷若冰霜中還帶有成 熟。只有儀琳,他的心猶如赤子一般簡單,沒有任何污染可以改變他的善良、純真。都是超脫世俗,但真正處於塵世還保持原有狀態的,也只有儀琳了吧?如果儀琳 有喀絲麗的遭遇,他應該會在第一時間自殺,他不會有喀絲麗這樣的警覺。雖有人說小龍女不成熟,猶如一個小孩,但較之儀琳,我想小龍女是成熟多了,畢竟他有 能力照顧楊過長大。而儀琳,他可能連照顧自己也是個問題。
不知各位對這位善良、純真 融合而成的女子,有什麼樣的看法呢?還請各位多多指教了。(鞠躬)

令狐冲与任盈盈
知心、交心,全屬精神上的溝通。知心、交心,全属精神上的沟通。 較之膚淺的談情說愛與氾濫低俗的肉慾或佔有慾,實是情愛的最高境界。较之肤浅的谈情说爱与泛滥低俗的肉欲或占有欲,实是情爱的最高境界。 其實說實在的,愛情本就不是用來了解的,只是如果情侶之間可以是精神上的完全相通,這不是非常幸福嗎?其实说实在的,爱情本就不是用来了解的,只是如果情侣之间可以是精神上的完全相通,这不是非常幸福吗? 這比體諒,各退一步,更加令人安詳與美滿。这比体谅,各退一步,更加令人安详与美满。 另外,還想說一下生死兩忘。另外,还想说一下生死两忘。 如果為了愛情生死兩忘,將愛情置於生命之上,這種死了值得,身葬同穴也無遺憾的感情實在令人景仰。如果为了爱情生死两忘,将爱情置于生命之上,这种死了值得,身葬同穴也无遗憾的感情实在令人景仰。 生命何其重要,但是如果沒有任何遺憾,頃刻同死,那種愛情也是常人不可企及的。生命何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任何遗憾,顷刻同死,那种爱情也是常人不可企及的。
先以紅樓人物為例,在列舉金庸人物述說。先以红楼人物为例,在列举金庸人物述说。 紅樓夢中,常人都常認為林黛玉一生淒苦悲涼。红楼梦中,常人都常认为林黛玉一生凄苦悲凉。 但其錯也。但其错也。 在其他條件下,林黛玉的確是可憐異常。在其他条件下,林黛玉的确是可怜异常。 但是這痴女孩在情愛方面,可算是十二金釵中最幸福的了。但是这痴女孩在情爱方面,可算是十二金钗中最幸福的了。 即使驕縱如鳳姐,哪裡比的上黛玉呢?即使骄纵如凤姐,哪里比的上黛玉呢? 鳳姐不是玩弄別人,就是別人玩弄他,愛已失落,更無知心可言。凤姐不是玩弄别人,就是别人玩弄他,爱已失落,更无知心可言。 再如寶釵之賢淑富麗,贏得了金玉姻緣,卻以有情對無情,未免落空。再如宝钗之贤淑富丽,赢得了金玉姻缘,却以有情对无情,未免落空。 只有黛玉,可以何他所愛的寶玉神交心印。只有黛玉,可以何他所爱的宝玉神交心印。 他雖被逼迫在一個破滅的幻夢中悲慘的逝去,卻比那些被無愛的婚姻埋葬的女子強過百倍。他虽被逼迫在一个破灭的幻梦中悲惨的逝去,却比那些被无爱的婚姻埋葬的女子强过百倍。
黛玉吟著〈葬花辭〉葬花之時,人人都笑癡,只有寶玉聽了,也心碎腸斷,竟働倒山坡,只因同一痴心而引起共鳴。黛玉吟着〈葬花辞〉葬花之时,人人都笑痴,只有宝玉听了,也心碎肠断,竟働倒山坡,只因同一痴心而引起共鸣。 (寶玉真將這癡字發揮到極致)當黛玉見家鄉之物觸目傷情,唯有寶玉貼心會意,想法兒為他散心解悶。 (宝玉真将这痴字发挥到极致)当黛玉见家乡之物触目伤情,唯有宝玉贴心会意,想法儿为他散心解闷。 當聽說黛玉要回蘇州去,寶玉竟不辦真假,頓時癡迷。当听说黛玉要回苏州去,宝玉竟不办真假,顿时痴迷。 這都是兩知心、相知的證明。这都是两知心、相知的证明。 但再次重讀紅樓,並不太覺得這個例子適宜了,畢竟寶玉還是有太多時候不懂黛玉了。 但再次重读红楼,并不太觉得这个例子适宜了,毕竟宝玉还是有太多时候不懂黛玉了。 而黛玉對寶玉的愛情也缺乏了所謂的信賴,這也是這木石前盟中不太完美的地方,不過紅樓夢也因這樣而不朽。而黛玉对宝玉的爱情也缺乏了所谓的信赖,这也是这木石前盟中不太完美的地方,不过红楼梦也因这样而不朽。
金庸小說的中的情侶,自也不乏交心且相知相惜的情侶。金庸小说的中的情侣,自也不乏交心且相知相惜的情侣。 首要提出的自是沖哥與盈盈。首要提出的自是冲哥与盈盈。 不論先前的事情(令狐沖苦戀岳靈珊),以夜車同行為界,單論其後兩人的互動,沖盈兩人真的是我心目中最心靈的情侶。不论先前的事情(令狐冲苦恋岳灵珊),以夜车同行为界,单论其后两人的互动,冲盈两人真的是我心目中最心灵的情侣。 喜歡沖哥,因為他的瀟灑,因為他的不羈,因為他的光明磊落,因為他對小師妹這段感情的深情,因為他對盈盈這段感情的執著,因為他對小師妹的關懷,因為他對盈盈的了解與貼心。喜欢冲哥,因为他的潇洒,因为他的不羁,因为他的光明磊落,因为他对小师妹这段感情的深情,因为他对盈盈这段感情的执着,因为他对小师妹的关怀,因为他对盈盈的了解与贴心。 喜歡盈盈,喜歡他對沖哥的體貼,喜歡對小師妹的不嫉妒,喜歡他蕙質蘭心,喜歡她溫柔成熟的理性,喜歡他害羞靦腆的神情,喜歡他指揮群豪若定的神態,喜歡他對自己愛情觀的堅持,喜歡他驕傲的個性,喜歡他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喜欢盈盈,喜欢他对冲哥的体贴,喜欢对小师妹的不嫉妒,喜欢他蕙质兰心,喜欢她温柔成熟的理性,喜欢他害羞腼腆的神情,喜欢他指挥群豪若定的神态,喜欢他对自己爱情观的坚持,喜欢他骄傲的个性,喜欢他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 我更加喜愛他們兩人深刻了解雙方的那種精神戀愛。我更加喜爱他们两人深刻了解双方的那种精神恋爱。
沖哥知道盈盈生性怕羞,在人面總是以禮自持,絕不亂向盈盈說笑。冲哥知道盈盈生性怕羞,在人面总是以礼自持,绝不乱向盈盈说笑。 率領群豪攻打少林寺,鬧的天下皆知,也是因為知道盈盈討厭人家說她愛煞令狐沖,也成全了盈盈的面子。率领群豪攻打少林寺,闹的天下皆知,也是因为知道盈盈讨厌人家说她爱煞令狐冲,也成全了盈盈的面子。 小師妹有難之時,令狐沖先想到的是他和任盈盈惠生了閒隙,而非小師妹需要人護衛之迫切,表示他非常重視任盈盈的感受。小师妹有难之时,令狐冲先想到的是他和任盈盈惠生了闲隙,而非小师妹需要人护卫之迫切,表示他非常重视任盈盈的感受。 之後兩人同回恆山,令狐沖便馬上顧慮到盈盈面子薄又害羞,為免盈盈尷尬,便願扮成啞婆婆。之后两人同回恒山,令狐冲便马上顾虑到盈盈面子薄又害羞,为免盈盈尴尬,便愿扮成哑婆婆。 不然似沖哥這等心高氣傲的人物,怎麼會隨便想要扮成個老婆婆呢?不然似冲哥这等心高气傲的人物,怎么会随便想要扮成个老婆婆呢? 而任盈盈也是這樣的貼心。而任盈盈也是这样的贴心。 他知令狐沖對小師妹情根深種,對小師妹與林平之的事情,總是隻字不提。他知令狐冲对小师妹情根深种,对小师妹与林平之的事情,总是只字不提。 對於華山門人,盈盈也都容讓三分。对于华山门人,盈盈也都容让三分。 小師妹有難,沖哥不發聲,盈盈便已出手援助小師妹。小师妹有难,冲哥不发声,盈盈便已出手援助小师妹。 盈盈之道沖哥十分關心小師妹與林平之的安全,便提議要跟隨著他們,一路護衛。盈盈之道冲哥十分关心小师妹与林平之的安全,便提议要跟随着他们,一路护卫。 小師妹死了,盈盈便盡心為他造墳。小师妹死了,盈盈便尽心为他造坟。 另外盈盈知令狐沖對師門之誼看的極重,但岳不羣又是個大麻煩,所以他選了個兩全其美的法子。另外盈盈知令狐冲对师门之谊看的极重,但岳不群又是个大麻烦,所以他选了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不殺岳不羣,但卻制服了他。不杀岳不群,但却制服了他。 實是知沖哥之心,才做的出的決定。实是知冲哥之心,才做的出的决定。 之後兩人到華山,沖哥在小師妹房前神傷猶豫是否進入,盈盈立即拔開門閂,而令狐沖懷念小師妹時,盈盈也只是無聲的退出房間。之后两人到华山,冲哥在小师妹房前神伤犹豫是否进入,盈盈立即拔开门闩,而令狐冲怀念小师妹时,盈盈也只是无声的退出房间。 這些貼心的舉動,都源於兩人對對方的了解。这些贴心的举动,都源于两人对对方的了解。 在懸空寺中,兩人只是眨眨眼睛,就可明瞭對方心中所想。在悬空寺中,两人只是眨眨眼睛,就可明了对方心中所想。 當兩人默默相視,無須言語。当两人默默相视,无须言语。 「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正是最好的詮釋。 「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正是最好的诠释。
懸空寺之景,原文如下: ﹝兩人相丈許,四目交視,忽然間心意相通,時已不必再說一句話,反正於對方的情意全然明白。悬空寺之景,原文如下: ﹝两人相丈许,四目交视,忽然间心意相通,时已不必再说一句话,反正于对方的情意全然明白。 娶不娶儀琳無關緊要,是和尚是太監無關緊要。 娶不娶仪琳无关紧要,是和尚是太监无关紧要。
兩人死也好,活也好,既已有了兩心如一的此刻,便已心滿意足,眼前這一刻便是天長地久,縱然天崩地烈,這一刻也拿不掉、銷不掉了。 两人死也好,活也好,既已有了两心如一的此刻,便已心满意足,眼前这一刻便是天长地久,纵然天崩地烈,这一刻也拿不掉、销不掉了。 ﹞ (迫娶一章) ﹞ (迫娶一章)
有言道:「亦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紅樓中紫鵑曾對黛玉說過「萬兩黃金容易得,一個知心也難求」,而自己的情人又是自己的知己,那更是難得至極了。有言道:「亦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红楼中紫鹃曾对黛玉说过「万两黄金容易得,一个知心也难求」,而自己的情人又是自己的知己,那更是难得至极了。 此為可遇不可求也,正如徐志摩所言「得之我幸,不得之我命」的寄託。此为可遇不可求也,正如徐志摩所言「得之我幸,不得之我命」的寄托。
還喜歡盈盈與沖哥,生死兩忘的愛情。还喜欢盈盈与冲哥,生死两忘的爱情。 金庸書中,真正可以生死兩忘的情侶,只有沖盈而已。金庸书中,真正可以生死两忘的情侣,只有冲盈而已。 靖蓉雖然相愛,也有生死兩忘的心,但是他們有太多擔子,他們沒有辦法,任意的拋棄性命。靖蓉虽然相爱,也有生死两忘的心,但是他们有太多担子,他们没有办法,任意的抛弃性命。 郭靖固然不會,黃蓉自然也不會拋下郭靖。郭靖固然不会,黄蓉自然也不会抛下郭靖。 楊龍雖然愛的驚天動地,但是他們並沒有堪破生死。杨龙虽然爱的惊天动地,但是他们并没有堪破生死。 原本的小龍女,對於死亡一點也不畏懼,但嘗到愛情的感覺之後,小龍女改變了。原本的小龙女,对于死亡一点也不畏惧,但尝到爱情的感觉之后,小龙女改变了。 當小龍女在古墓中,重傷將死之時,他滿心想的是他不要死,他要和過兒在一起。当小龙女在古墓中,重伤将死之时,他满心想的是他不要死,他要和过儿在一起。 換作沖盈,他們心裡想的,不會是「不要你死」,而是「我跟你一起死」。换作冲盈,他们心里想的,不会是「不要你死」,而是「我跟你一起死」。 這才是生死兩忘。这才是生死两忘。 他們愛,是無需生死來分劃的,也不會因為死亡而改變,或甚值覺得可惜,因為他們愛過。他们爱,是无需生死来分划的,也不会因为死亡而改变,或什值觉得可惜,因为他们爱过。
在聚殲一章中,令狐沖與盈盈分散,當時令狐沖的情景,原文如下: [令狐沖心道:“今日局面已然有死無生,天幸是和盈盈死在一起。”念及此節,心下不懼反喜,對準了盈盈的所在,摸將過去。在聚歼一章中,令狐冲与盈盈分散,当时令狐冲的情景,原文如下: [令狐冲心道:“今日局面已然有死无生,天幸是和盈盈死在一起。”念及此节,心下不惧反喜,对准了盈盈的所在,摸将过去。 ]
拒盟一章中,令狐沖與盈盈迫不得以分開,令狐沖命不長久,盈盈立誓不比他多活一天,原文如下: [令 狐沖向盈盈道:“盈盈,你不能隨我去的了?”盈盈早已淚珠盈眶,這時再也不能忍耐,淚水從面頰上直流下來,說道:“我若隨以而去恆山,乃是不孝;倘若負 你,又是不義。孝義難以兩全,沖哥,沖哥,從今而後,勿再以我為念。反正你。。。”令狐沖道:“怎樣?”盈盈道:“反正你命不長久,我也絕不會比你多活一 天的。”]拒盟一章中,令狐冲与盈盈迫不得以分开,令狐冲命不长久,盈盈立誓不比他多活一天,原文如下: [令狐冲向盈盈 道:“盈盈,你不能随我去的了?”盈盈早已泪珠盈眶,这时再也不能忍耐,泪水从面颊上直流下来,说道:“我若随以而去恒山,乃是不孝;倘若负你,又是不 义。孝义难以两全,冲哥,冲哥,从今而后,勿再以我为念。反正你。。。”令狐冲道:“怎样?”盈盈道:“反正你命不长久,我也绝不会比你多活一天的。”]
說沖盈是我最喜歡的金庸人物一點也不為過我不僅喜歡他們隱士的性格更喜歡他們對於人盛世的泰若自然如果說韋小寶是嘻笑人間而令狐沖與任盈盈就真是笑傲江湖了無數人想要一統江湖卻沒有一個比這笑傲江湖的夫婦開心说冲盈是我最喜欢的金庸人物一点也不为过我不仅喜欢他们隐士的性格更喜欢他们对于人盛世的泰若自然如果说韦小宝是嘻笑人间而令狐冲与任盈盈就真是笑傲江湖了无数人想要一统江湖却没有一个比这笑傲江湖的夫妇开心
最終曲諧笑傲江湖之曲奏的正是沖盈夫婦呀最终曲谐笑傲江湖之曲奏的正是冲盈夫妇呀

Friday, September 26, 2008
〈金庸侠客行〉与〈望海潮〉
一:詩詞各一
笑傲江湖俠客行 , 雪山大漠會群英。 笑傲江湖侠客行 , 雪山大漠会群英。
神鵰仙侶倚天外, 碧血鴛鴦入漢營。 神雕仙侣倚天外, 碧血鸳鸯入汉营。
書劍何曾干鹿鼎 , 天龍自始價連城 。 书剑何曾干鹿鼎 , 天龙自始价连城 。
更將越女飛狐傳 ,付與西風送有情。更将越女飞狐传 ,付与西风送有情。
吳宏一〈金庸俠客行〉
書劍飄零,恩仇難了,緣何孤負深情?书剑飘零,恩仇难了,缘何孤负深情?
碧血金戈,危邦亂世,憑誰辨識忠貞? 碧血金戈,危邦乱世,凭谁辨识忠贞?
回首雪山盟。回首雪山盟。 看神鵰白馬 , 大漠縱橫。看神雕白马 , 大漠纵横。
笑傲江湖 ,當時俠客盡豪英。 笑傲江湖 ,当时侠客尽豪英。
內經外傳紛呈。内经外传纷呈。 況天龍寶藏,價值連城 。况天龙宝藏,价值连城 。
越女舊圖, 鴛鴦新譜,從來刀劍爭鳴。 越女旧图, 鸳鸯新谱,从来刀剑争鸣。
鹿鼎令人驚。 鹿鼎令人惊。 嘆興亡一例,塗炭眾生。叹兴亡一例,涂炭众生。
自古倚天多恨,空有淚如傾。自古倚天多恨,空有泪如倾。
吳宏一〈望海潮〉
二:吳詩人勝過查詩人
吳宏一教授,現任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語言學系講座教授,桃李滿門,是資深的金庸小說讀者。吴宏一教授,现任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语言学系讲座教授,桃李满门,是资深的金庸小说读者。 以上一詩一詞近作,原載於二○○八年《明報月刊》九月號,老實不客氣信手牽羊,在此介紹。以上一诗一词近作,原载于二○○八年《明报月刊》九月号,老实不客气信手牵羊,在此介绍。
吳詩人兩首作品,補了「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的不足,當中不見《射鵰英雄傳》,用了其另一書名《大漠英雄傳》,並加入了《越女劍》。吴诗人两首作品,补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不足,当中不见《射雕英雄传》,用了其另一书名《大漠英雄传》,并加入了《越女剑》。
〈金庸俠客行〉一詩內容十分清楚明白,不必註解。 〈金庸侠客行〉一诗内容十分清楚明白,不必注解。
〈望海潮〉則有吳教授題解: : 〈望海潮〉则有吴教授题解: :
〈金庸俠客行〉七律後,又檃括金庸小說十五部書名,寫其情。 〈金庸侠客行〉七律后,又檃括金庸小说十五部书名,写其情。 以其籍貫海寧,故調寄〈望海潮〉。以其籍贯海宁,故调寄〈望海潮〉。 八月五日。
.jpg)
美女
從小弟看過的金老小說中選出算的上美女的..入圍者有 黃蓉.小龍女.王語嫣.黛琪絲.任盈盈.小昭.趙敏.周芷若.陳圓圓.木婉清.蘇荃.香香公主喀絲麗.霍青桐.李李沅芷.藍鳳凰等等..(太多了..不全寫)
級數分五級..從B A A+ S 超S
B級~~出場時介紹大概會有像光滑的肌膚.秀麗的臉龐等形容詞~~
這級入圍者:陸無雙.殷離.岳靈珊.馬春花.阿碧.鐘靈.梅蘭菊竹四姝.沐劍屏.方怡.程遙迦.華錚.完顏萍.耶律燕.愛上段正淳的幾個.朱九真.武菁英.藍鳳凰..等等
A級~~出場時評語有吹氣如蘭.秀麗明艷的臉龐.雪白的肌膚~~
這級入圍者有:周芷若.程英.郭芙.郭襄.阿朱.阿紫.雙兒.蘇荃.阿珂.殷素素.駱冰.李沅芷等等
A+級~~因有些覺得是A級的..但又覺得比A級又好一點..所以來個A+囉~~
入圍者:小昭.趙敏.木婉清等等
接下來的S級數..除了一些形容像是..出水芙蓉.明艷耀眼.綾波仙子.如雪一般白的身子.纖細的身段等等之外..較特別的是書中多了一些還有關於她們對週遭人物的影響的''''''''功績''''''''~~
入圍者:
黃蓉>>第一次出場時..讓郭靖看的張大了嘴說不出話來..連歐陽克那種看過無數美女的..寧願放棄身邊所有姬妾也要得到黃蓉<<
霍青銅>>第一次出場..連同為女人的李沅芷也看的目瞪口呆..不敢相信有這般美的女子..後來駱冰看過後也覺得算的上天下無雙..讓陳家洛一見鍾情<<
任盈盈>>視天下男人為糞土的聖姑<<
王語嫣>>讓段譽如痴如癲的喜愛..雖說是段譽自己心魔影響..但也是因其美貌特別出眾的原因<<
黛琪絲>>自從上到明敎光明頂後多了無數的追求者..俏立在碧水寒潭上..紫杉飄飄..因而得了紫杉龍王的稱號..當時是武林第一美人<<
小龍女>>不食人間煙火的美貌..在英雄大會上第一次在千餘人武林人士面前出場..門口一站..頓時吸引了所有的目光..本來呼暍聲不斷的大廳..頓時鴉雀無聲<<
陳圓圓>>她美的程度..足以令在埸的人都像著了魔似的被其美色所迷..醜態百出..有人跌了杯子..有的要在地上爬行..也有撕開自己衣服的..這些都是身經百戰的悍將<<
等等這些有額外''''''''功績''''''''的都算是S級美女~~
再來這個''''''''超S級''''''''的寶座..如果有看過書劍恩仇錄的朋友應都會頒給 名副其實的仙女~~香香公主喀絲麗~~
>> 第一次出場..陳家洛走到一潭水邊解渴..忽然看到一隻白玉般的手伸出水面..接下來看到一顆濕淋淋.秀美絕倫的臉龐..懷疑這世上是否真的有妖精仙女? 香香公主在回族人中..無人敢愛上她..因為連多看一眼都不太敢..怕褻瀆了這位神聖的仙女當陳家洛與香香公主誤入清兵大軍..眼看怎麼疾騎都衝不出包圍..索性讓馬漫步行走而當眾清兵看到陳家洛身前的香香公主時..只覺她容貌不可逼視..千萬兵士都瞪大了眼說不出話來..突然吭啷一聲..一清兵手上兵刃掉了下來..接著吭啷吭啷之聲不斷響起..每人臉上本來充滿的殺氣..這時盡數變成祥和的臉..連元帥也不例外..當元帥轉頭看身邊的參將.副元帥等等大將時..他們臉上也是一片慈祥..似乎都等著元帥說:收兵回營 元帥也就喊:收兵回營
陳家洛與香香一起作使者把信送到清兵元帥棚裡時..各人又是呆著說不出話來..元帥命親兵上前去接信..那親兵的手不住顫抖..接了信後又呆呆站在原地..還要香香指著元帥..輕推那名親兵..那親兵才又踉踉蹌蹌回到原帥身邊..元帥看了親兵如此出糗..命人推出去斬了..之後送進一顆血淋淋的頭顱..香香看了後忍不住掉下眼淚..因這名清兵算是為她而死的..而斬下那名親兵的執刑兵突然大聲說:是我錯了..對不起..我不該殺他的說完後橫刀自刎..香香看了後更傷心..在場的眾人都想:如能得她位我的頭顱掉上幾滴眼淚..那麼死也值得了!! 元帥看了後也很不忍..道歉說:是我錯了..我不該殺那人 命人把那兩人送出去在外厚葬
此外..因為香香公主喜愛吃花..香香公主身上還會散發出自然的清香..勝於世上所有香粉
然其偉大的情操..更是無與倫比的~~
這是小弟的粗淺排名..以上排名雖然以美貌為主..但也參考各入選者平時的行為舉止.歌唱才藝.性格等等..
如有大大不太認同者也儘可提出意見想法看法共同參考一番~~請多指教^^

小龍女居然因尹志平而失貞
答:我想提出這個問題的讀者,他的年紀大概很小,完全沒有性的經驗。試想小龍女被強暴的時候,是個從來沒有性經驗的處女,她第一次和人發生性關係,心裡當然是又吃驚、又害羞、又歡欣、又憤怒,所以情緒是很混亂、很複雜的。如果依照情理來看,小龍女是不太會去思考武功的問題,假使她會去考慮的話,她就不是一個毫無性經驗的少女了。事實上,在那種情況下,不要說是小龍女,就算是對再細心、武功再高,甚至年紀更大、性經驗很豐富的人而言,也不可能去考慮武功的問題。

Sunday, September 14, 2008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唉,能够有这样的机缘,夫复何求!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鍾鼓樂之.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鍾鼓樂之。。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鍾鼓樂之。

Friday, September 5, 2008
周芷若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秦观《点绛唇》
很多年后的她,在峨眉绝巅,伴青灯黄卷,木鱼声声,星夜斑斓,如长河漫漫,就暗夜长风回头望去,记忆早已不声不响地被峨眉的绵绵细雨打湿,波光潋滟,雨色空蒙,在时光深处,散成大块的墨絮。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拢。双燕归来细雨中。
记忆转角,突然鲜活起来,带着汉水沥沥的风。
恍若当年汉水的初见,巧笑吟吟的渔家女,没有后来的伤痕与心痛,只有一声清脆的“无忌哥哥。”
人生若只如初见,华丽的背后,总是太多苍凉。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香飘馥郁,人如其名。周芷若,你的名字,就是一道优雅的风景。
青色的衣裾漫染,散落的幽香,遍布《倚天》各个角落。
拜师峨眉,聪慧如你,入门虽晚,却颇得师傅青睐,转眼间已成为年轻弟子中的佼佼者。虽有尖刻的师姐作梗,但是前途已是一片青云。
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峨嵋派是发起人。随灭绝师太征战光明顶,却不想遇到故人。
急急流年,滔滔逝水。来如流水兮逝如风。
当年在汉水舟中喂饭服侍的少年已然长大,眉宇间是风霜洗礼的痕迹,却掩映不了少年的风采。他的伤全然已好,并且身负绝世武功。
时间,没有辜负你们。
他还记得你。记得当初,那个眉清目秀,那个言笑晏晏,那个对他体贴备至的你。
在光明顶上他只身退六大门派,一战成名,当世少侠,却败于你的剑下。
他身陷昆仑和华山的正反两仪剑法不得脱身,你出声指点。他为报答,单不夺你的兵刃,却使师傅灭绝师太心生疑窦,让你一剑将他刺死。师命难违,你只得轻刺他一剑。以倚天剑之利,即使是轻轻刺一剑,也必然使他元气大伤,看他伤势严重,你想探望,却碍于大局,终究却步。
四目相对的最初,是刀光剑影里的年少。彼时,已知对方眼里的温暖。
那一剑的情思,是最华丽的开始。
可是猜得中开始,却永远猜不中结局。
江湖总是伴随着血雨腥风,光明顶一战,六大派伤亡惨重,悉数落入朝廷瓮中。当那个鲜衣怒马、灿若玫瑰的女子踏着杨柳轻烟出现的时候,当她在万安寺以毁容相挟的时候,你就应该知道,这一路,注定满是荆棘。
既然决定,就应该好好走下去。
因为,故事才刚刚开始,不到最后,谁都不会知道结局。
百尺高塔,大火熊熊,灭绝师太临危授命,柔弱心慈的小师妹,霎时间成了峨嵋派掌门人,并且,还让她立下毒誓,做那许多大违她本性的事情。
当灭绝师太推开了张无忌的援助,当师太固执地和你从宝塔上坠下,当师父溘然长逝的时候,我在你的眼中,读到了坚忍。
受到同门师姐的刁难,危难时刻,却仍然站出来维护峨眉,随金花婆婆远走灵蛇岛。这个时候,我在你的眼中,读到了责任。
你完成了师父的遗愿,却不得不背弃你的信仰。
今生今世,再不能爱他。
你的心太小,除他之外,容不下任何人,即使宋青书对你再好,你都无法给宋青书一点位置。但他的心太大,除了你,还有少年时期就结下啮齿之盟的阿离,更有在他身边备饭奉茶的小昭与那灿若玫瑰的绍敏郡主,
四女同舟,不知道幸福最后的影子投向哪方?
若,岁月静好,不染尘灰,该多好。
“无忌哥哥,若,我们能回到最初,该多好?”
在时光罅隙的背后,不禁这样问道。
苦海无边,回头茫茫。
没有岸,没有灯,没有路,只有茫茫无尽的黑暗。因为前方,已然是万丈悬崖,只等你纵身一跃。
师傅那恶毒的诅咒纠缠着你,使你不能脱身。灵蛇岛上你终于痛下杀手,刀剑交锋的刹那,幸福如同锦缎被你亲手撕裂,再也回不到最初。
残害殷离,嫁祸赵敏,月光下的海誓山盟,是你最后的希望。可惜这希望恰如月光,在风中摇曳,瞬间支离破碎。
濠州城大婚,他昭告天下:明教教主和峨眉掌门结秦晋之好。
喜帖烫金,那么刺眼;红烛咽泪,滴滴垂血;凤冠霞帔,不过虚无。
他,终于还是跟着赵敏走了,早料到,会输。
只是没想到,会输得这样惨烈。
原来,都是轮回。
“我周芷若和他姓张的恩断义绝。”
话已出口,珠碎成粉,心,早已血流成河。
早知道,不如不爱的好。
可是,没有如果,没有重来,时光列车,没有返程票。
处心积虑的报复,甚至不惜牺牲掉自己的名誉,谎称与宋青书成婚,实则还是气他当日负她。
口口声声地说着恨,真正恨他又多少?
少室山落败,终于明白。终于放下一切,可惜,前尘如烟。
可是,听到他喃喃地说:“我对敏妹,是刻骨铭心的相爱”时,心,还是会痛呢?
四目相对的最后,早也找不到挽留的理由,因为你,早已不是他的眼前人。
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黯然离去,好像起了风
Wednesday, September 3, 2008
刻骨铭心的爱
阿朱愿意为了乔峰去死,并且她这么做了。
黄蓉最终和郭靖一起战死沙场。而依她的聪明才智和心性,她是绝对可以逃脱大难甚至完全可以置身事外的,但她最终选择了和郭靖死在一起,所以黄蓉不但愿意为了郭靖去死,而且这么做了。
双儿愿意为了韦小宝去死。
任盈盈愿意为了令狐冲去死,并且几乎这么做了(自投少林)。
小龙女愿意为了杨过去死,虽然她最终是没有死,但她确实这么做了。
赵敏愿意为了张无忌去死,而且为了张无忌抛弃了自己的一切。
胡斐未必会为程灵素去死,而且程灵素、袁紫衣、苗若兰三人胡斐到底爱的是谁,恐怕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乔峰本来是打算和阿朱一起死的,但是他最终没有这么做。
郭靖愿意为了黄蓉去死(舍身崖几乎跳崖)。但是他确实有过要抛弃黄蓉娶华筝的举动,并且相对于家国而言,在他心中国家大事显然高于夫妻间的爱情。
韦小宝显然不会为了双儿去死。
令狐冲愿意为了盈盈去死。
杨过愿意为了小龙女去死。
张无忌不会为赵敏去死。并且张无忌的感情生活实在是有点乱。
另 外狄云和水笙都不会为了对方去死,陈家洛和霍青桐也很难为对方去死,并且陈家洛最爱的是喀丝丽还不是霍青桐。黄药师本来打算和自己妻子一起去死的,但是最 终没有这么做。阿绣虽然有过为石破天而死的举动,但是之前的铺垫不足,阿绣的举动到底是否完全出自至不逾的爱慕还是旧社会三从四德从一而终的思想尚待讨 论,而石破天大概不会为了阿绣去死。
继续讨论。
令狐冲虽然和任盈盈无比恩爱,而且都愿意为了对方去死,但是令狐最爱的却 是他的小师妹,并且还时刻对仪琳心怀歉疚。而杨过心中从来就只有一个小龙女,小龙女心中也从来只有一个杨过,虽然小龙女曾经失身,虽然杨过身边从来就不乏 非常优秀的爱慕者诸如陆无双、程瑛、绿萼、郭襄甚至连郭芙都在潜意识里爱慕着她,但杨过心里从来就只有一个小龙女,除此之外再没有另外任何一个人。并且他 们的恋爱,也是坎坷最多,困难最多,考验最多,结局也最为荡气回肠的。
所以金庸笔下最恩爱的夫妻,非杨过和小龙女莫属。
但是,郭 靖和黄蓉为了国家殚精竭力,鞠躬尽瘁,甘洒热血,直到战死沙场,儿女之间的情肠早已升华成为国献身的凛然浩气,夫妻二人共赴国难,满门老少尽皆忠烈,最终 一起在沙场上一起兑现了自己鞠躬尽瘁的诺言。所以郭靖和黄蓉这对夫妻虽然不是最恩爱的,却是最高尚的,最浩荡的,最值得尊重的,而已为国献身来诠释自己对 “侠之大者”的理解,用战死沙场来兑现自己“鞠躬尽瘁”的诺言,也是最浪漫的。
所以境界最高的夫妻,当属郭靖和黄蓉。